轮胎企业纷纷涨价,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需求增加的双重影响。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创下新高,导致轮胎生产成本上升。尽管企业采取内部措施应对,但成本压力依然巨大。预计年内轮胎价格将维持高位,海外市场需求强劲,国产轮胎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和利润率持续提升。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轮胎市场价格上调的可能性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双重推动:一是供应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二是需求端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特别是半钢胎出口业绩突出,加之国内汽车市场“以旧换新”政策及其他刺激消费措施的逐步落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轮胎市场尤其是半钢轮胎市场,未来可能继续面临价格上涨的压力。
同时,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汽车销量的增长也带动了轮胎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升,轮胎的替换需求也日益扩大。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董丹丹表示,今年上半年,尽管面临 高利率环境,全球汽车轮胎市场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在配套市场表现相对低迷的情况下,替换市场呈现出回暖态势,有力支撑了全球汽车轮胎的销量。展望未来,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和国内政策的再度发力,全球轮胎行业需求有望迎来进一步好转。
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上周国内轮胎企业的半钢胎开工负荷为74.59%,较此前一周增长了2.9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也增长了1.8个百分点;全钢胎开工负荷为49.68%,较此前一周增长了7.21个百分点。
对于下半年轮胎市场的走势,东海证券近期的研报指出,9月份多数原材料价格上涨,为轮胎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撑。进入10月,原材料价格仍将维持在相对高位。多家企业近期发布了涨价函,这对下游补库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叠加“十一”长假出行需求的推动,预计10月轮胎整体市场需求将持续改善。
随着汽车产销量的稳步增长,预计未来轮胎需求将持续向好。在成本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预计年内轮胎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
轮胎企业捞金海外市场
支撑轮胎企业业绩向好的另一引擎是出海。国金证券分析师陈屹指出,在全球轮胎消费市场中,欧美地区依然是核心消费区域。当前,国产轮胎正积极出海,率先实现全球化布局的企业有望实现业绩与市占率的双重提升。
国产轮胎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海外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对于国内轮胎企业来说,海外市场往往能提供更高的产品溢价,国内轮胎两大龙头——赛轮轮胎和玲珑轮胎的外销毛利率均高于内销水平,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已成为这两家企业乃至整个轮胎行业利润增长的关键因素。
业绩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以赛轮轮胎为例,2024年上半年,其外销收入占比高达75%,在国内轮胎企业中名列前茅,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0月10日晚间,赛轮轮胎发布公告称,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10亿元到32.80亿元,同比增加58.52%到61.98%。
对于盈利能力的提升,赛轮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全钢、半钢和非公路轮胎三类轮胎产品的产销量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轮胎产品总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