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济体前30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
来源:港口圈
|
作者:未知
|
发布时间 :1774天前
|
3497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球港口吞吐量大比拼,谁增长卓越?谁不进则退? | 近日,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发布了《2019亚太港口发展报告》,根据分析,2019 年,国际集装箱贸易保持低速增长,集装箱海运量增长缓慢,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仅增 2.3%至 8.0 亿标准箱。
青岛港得益于山东港口资源整合,航线增加,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到8.8%,排名赶超香港。受持续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和中美贸易战影响,香港集装箱吞吐量呈现负增长。剩余港口排名稳定,其中巴生港得益于本地箱量的增加以及转运箱量持续增长,推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强劲增长。排名在后15位的港口角逐尤为激烈,名次浮动较大。表现最为亮眼的是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幅达到34.3%的北部湾港口,排名上升11位,主要是因为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班轮运力配置推动集装箱中转业务和稳固增开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促进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快速发展等措施有效推动集装箱量增长。受日本出口连续大幅下降影响,东京港集装箱吞吐量出现大幅下滑。受港口资源整合和航线撤并影响,大连港和营口港均陷入负增长区间。除此之外,美国港口中除了萨凡纳港口出现逆势增长外,其余港口排名基本稳定或小幅滑落。
2019 年,在全球经济普遍放缓,贸易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全球港口生产进入低速增长区间。2019 年全球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 1.5%,较去年增速提高 0.9%。
分区域来看,各区域除亚洲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保持稳定外,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均有所放缓。其中欧洲区域,由于以德国为代表的制造出口型经济体遭受严重冲击及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南部经济体饱受经济下行和债务高企双重压力,加之受英国脱欧不确定性和欧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因素持续影响,使得欧洲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速下滑了 1.6 %。
除此之外,欧洲主要的枢纽港中鹿特丹和安特卫普货物吞吐量增速大幅放缓也拉低欧洲货物吞吐量增速。美洲区域,由于美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在全球范围内挑起贸易摩擦,导致美洲港口货物吞吐量整体受到冲击。其中北美地区美国西海岸港口货物吞吐量下滑最为明显,货物吞吐量增速与去年相比下降 4.3%,主要是由于中美贸易战产生的限制性关税持续拖累港口供应链,对这些港口的运营和贸易造成严重损害。
此外南美地区由于石油原油、铜、大豆价格下跌,使得严重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拉美经济体出口受挫,其中巴西汽车出口大幅萎缩以及采矿业受损使得巴西货物吞吐量下降 1.3%。
亚洲区域,受经济放缓及外部贸易摩擦亚洲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整体保持低速稳定增长,较去年提高 2.4 %。大洋洲区域,主要港口货物吞